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
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
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
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
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谁会读?
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
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才好听。
提示:教师可用不同方式朗读,让学生辨析。第一种,节奏无变化;第二种,节奏有变化。朗读“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时语速放慢,声音轻柔;朗读“在江河里奔跑”时语速加快,声音高昂;朗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语调轻快,其中“开大会”舒缓一些。
(4)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节奏该怎么变化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富有节奏感。
提示:读到水做的好事是开心的,骄傲的,读的时候语速是轻快的;做坏事时心情是低落的,语速是缓慢的,声音是低沉的;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板块三迁移运用
1、说说水的变化。
(1)说“我会变”。课文中水发生了几次变化?找一找,水变成了什么?你能把它们都圈出来吗?谁能用“我是水,我会变成……”来把你找到的变化说一说?
提示:“我是水,我会变成汽”等;只要学生能说一个单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着说。水有那么多的变化,请你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说一说水的变化。
提示:可以说水形态的变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说水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觉,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说水性格的变化,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这一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借用句式复述课文。2。准确运用动词。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来?小硬球怎么掉下来?小花朵怎么掉下来?
要点:发现动词“落、打、飘”。
(2)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要说“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呢?都换成同样的动词行吗?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水滴、硬球、雪花轻重的不同,发现水的形态不同,掉落下来的样子也不相同,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3)请你来填一填。
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下来了。
突然间下雷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下来。
(4)这样的句子,你还会填吗?
一阵狂风吹来,把妈妈晒在衣架上的衣服()了下来。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千里,非常壮观。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动作词表示从上而下的动作。
板块四结构分类,学写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坏。
(1)生观察字形结构,尝试归类。
左右结构:极、傍、海、洋、作、给、坏;上下结构:变、带;独体字:片。
(2)生交流左右结构类字的书写要点: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教学:变、带、片。
(1)生观察字形,找关键笔画。
“变”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横撇和捺脚要稳。“带”中间的横钩要舒展,为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空间,拖住上,盖住下。“片”写好关键笔画“竖撇”,要站稳。其中“变”和“带”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重心要稳。这三个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 ……此处隐藏20395个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读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本课生字,和同桌交流认读生字。
(2)在教师的引领下,认读生字词,并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①借助图片识记“晒、滴、溪、洋、屋”;理解“淹没、冲毁”的意思,识记“淹、没、冲、毁”四个生字。②结合语境识记“极、傍、越、奔、坏、猜”。
(3) 学习多音字“没”。
(4) 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分组比赛读;男女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交流“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1.学习字词环节,教师应强调“晒、冲”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没”是多音字,在“淹没”一词中读mò。
2.读文中要注意“散”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àn,不读sǎn。
3.在交流课文内容时,要引导抓住“我会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圈画答案。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写的字:极、傍、海、洋、作、坏、给。
2.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课件演示重点指导的字“极、海”的笔画笔顺。4.教师范写这两个字,引导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书写其余的字,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6.师生评议。
1.同桌交流,认读生字并组词。
2.认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观看书写动漫演示,掌握“极、海”的笔画笔顺。“极”字,共7画,第6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海”字,共10画,第8笔是点,第9笔是横,且左右出头。
4.观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先描红再临写。
6.小组内展评,然后在班上交流。
1.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 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的习惯,为写好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3.“极”字的第4笔是点不是捺,第5笔的撇起笔比左侧的横稍高,收笔穿插在点的下方,第6笔横折折撇要一笔写成。“给”字右侧的短横不要丢掉。
四、快乐游戏,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
1.随机点名读会认字中的字。
2.引导学生开展识字竞赛游戏,巩固会认字中的字。
1.认真听读和准确接读会认字中的字。
2.小组内赛读、同桌赛读、班内开火车赛读会认字中的字。
教师可以制作字卡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对于出现错误较多的生字,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用时:5分钟)
1.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生字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强调平舌音、轻声。3.指名分段接读课文,师生评议。
1.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任务。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认真听读,准确接读,回顾课文内容。
本课中易读错的字较多,教师要反复强调。
二、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用时:17分钟)
1.启发思考,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自学探究问题。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水是怎样变化的都变成了什么呢
②小组交流:你从课文中除了知道水会变化,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
(2)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2.展示自学成果。
3.指导朗读课文。
(1)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得神秘些。
(2)第3自然段要读得有变化。
(3)第4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语调来突出好与坏、是与非。
4.引导学生演一演水的变化。教师安排六名同学扮演“水、汽、云、雨、冰雹、雪”上台表演读。
1.自读要求。
(1)①认真读课文,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②积极参加组内研讨,在文中寻找答案。
(2)小组内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2.汇报学习成果:
(1)朗读文中圈画的相关语句。
(2)用画画或表格的形式展示水的变化过程。
(3)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了解水的特点。
3.积极参加朗读挑战赛。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读好第4自然段。如,“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用舒缓的语速、温顺 和气的语气读“温和”,用短促的语速、烦躁粗暴的语气读“暴躁”;“我”讲自己做的好事,会特别高兴、自豪,讲自己做的坏事,会特别惭愧、自责。
4.以组为单位,每组六个人,分别扮演“水、汽、云、雨、冰雹、雪”。
1.在探究交流环节,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2.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件演示水的不同形态,展示水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在班级开展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介绍“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麻烦,还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些麻烦。
4.在演一演环节,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变、片、带。
2.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这些字 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演示这三个字的书写动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6.师生评议。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认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变、带”是上下结构的字;“片”是独体字。)
3.观看书写动漫演示,掌握这三个字的笔画笔顺。“变”字8画,上下两部分的大小相当;“片”字4画;“带”字9画,秃宝盖最宽。
4.观看教师范写。
5.先描红再临写。
6.小组内展评,然后在班上交流。
1.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重点指导“带”的组成。个别学生可能把“常”和“带”错写成“常”无“口”,而“带”多“口”。可指导学生先记清“带”,再把“常”和“带”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3.注重书写评价,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四、深化情感,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
1.仔细观察,想一想生活中的水还能变成什么。
2.引导学生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1.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水还能变成什么。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可以开展晒一晒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