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与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原理。
2.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动作要领。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5%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原地运球的击球点,有40-60%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运球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觉锻炼的习惯,注重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的美德教育,培养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运球手法。
(二)教学难点
运球的落点控制及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常规教育
1)师生相互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3)检查服装
效果目标:收心热身,愉悦心身
2.绕圆圈抱球慢跑
效果目标:热身
3.球操
1)球绕环
2)胯下“8”字绕环
3)向上抛球,并击掌,看谁次数多
4)手指拨球练习:左右手拨球,单手肩上拨球。
效果目标:熟悉球性,建立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篮球运球:
动作要领:
运动时应使用手腕和手指控制球。尽管你可以任意换手,但运球时只许单手触球。应使用你的前臂、手腕和手指将球用力推向地面。要学会控制篮球弹起的高度和速度,练习时,从胸部到低于膝盖,不断变化球的高度。还应学会移动中运球,同时不断换手及改变方向。
1)当从站立姿势开始运球时,中枢脚离地前必须使球先落地,运球时用手指感觉球。尽量避免掌心触球。
2)手腕的手指流畅地拍按球。注意不要猛力拍打球。你的手腕和手指必须十分灵活。
3)当球弹起,张开手指以感觉来球。开始时应练习原地运球,这样可以熟悉球感。
练习方法:
1)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改进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能力,重点强调手掌心不触球,用手指、手腕控球)
2)原地左右手体前换手练习(解决体前换手运球手的正确击拍球的部位)
3)体前换手运球的基本的分解练习:徒手练习、持球练习
4)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效果目标:
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五指自然分开,手指触球,小臂柔和地随球上下按拍,抬头看前方的动作要领。
2.行进间体前运球
动作要领:
1)正确的身体姿势
2)良好的运球时观察前方的习惯
练习方法:
1)绕场运球
2)对角线运球
重点:运球时按拍球的部位
难点:能控制球
口诀:按球后上分用力;落点脚外侧前方;人球速度要一致,球弹腰高看前方。
效果目标:
1)体会球的反弹规律,体会直线运球正确的击拍球的部位,解放目光。
2)体会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在跑动中运球。
(三)结束部分
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总结动作要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可能难以完成动作,此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并适当降低练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2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比较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篮球运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的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为还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球在小学低中段已多次出现,但由于学生练习强度和密度以及兴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却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手型和球感上,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设计了本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本课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喜爱篮球运动。在篮球运动中健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五年级的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体育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对运球有了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在手型和作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综合以上两个问题我决定采用降低难度和游戏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素质。
4.学生的心理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要用手腕去控球
2.难点:如何做到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3一、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
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 ……此处隐藏8420个字……、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方法核心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环节我通过设疑:“如何才能将篮球拍得又多又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学习,领悟运球口诀,找到问题的答案。
运球口诀
两腿稍分开膝盖弯一弯手腕要灵活
把球往下拍要想和球做朋友掌心坚决不拍球
2、体验学习法:亲身体验是掌握技术的最好途径。在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师生间互动,让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技术,并且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创新,发现更多的练习方法。
3、展示评价:由于学生的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创新的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展示技术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练习。
(三)、游戏应用阶段:
竞赛性的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这个阶段我主要安排了“运球接力跑,保卫家园、冲过封锁线”等游戏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现出合作性学习的趋势。
(四)、恢复身心部分:
这一部分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一个部分,安排了韵律操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使身心得到恢复。 小结
七、课后反思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游戏竞赛”为主线,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诱导、激励以及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主体过程,掌握技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让全体同学们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锻炼、应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课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13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出小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正确做出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2.通过模仿、练习等方法,发展上、下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
3.养成坚毅果敢、敢于克服困难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控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篮球的原地运球,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技术动作掌握的好不好?嗯,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看来上节课学习的都很认真。那么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之上呢,同样是小篮球,同样是运球,本节课我们提升一下难度,学习一下小篮球的行进间运球。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游戏:两人双足跳
方法:两人一组,互用右手握对方的左脚,左手搭肩,组成一对两足人。发令后,两足人用侧跳至终点,再迅速成左手握右脚组成双足人跳回至起点线。先完成的一组为优胜。两足人中途脱手,应立即重新组合好后再行前行。换握必须在两人均过终点线后再进行。
组织教学:在课前画好的区域内进行。
2.徒手操: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背弓拉伸、压指练习、俯身抓球练习、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3.专项练习:两手交换推滚球、原地绕腿8字推滚球、双手抛接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规范,避免掉球。
(三)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考要点
提问:刚刚老师在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时候,如何控制球的方向和高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拍球的后上方,控制拍球的力度。
组织教学:采用双轨式队形进行示范。
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
动作要点: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口诀:按球后上要用力,落点脚外侧前方。)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示范进行分解练习
(1)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听教师口令进行高、低运球的切换。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全体同学同时进行,教师下达口令时进行切换。
要求:动作标准,发力协调,切换顺畅。
(2)走动中运球。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同时进行,教师巡视纠错。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走动中运球时,触球部位不正确,无法控制球,导致运球过程中球脱手。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拍打球的后上部。
(3)慢速、中速跑绕场运球。
组织教学:两路纵队绕篮球场同时进行。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用手掌拍球,在下面的练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拍球手接触球的部位是手指和指根。
(4)“穿越丛林”曲线绕杆折返运球。
组织教学:全班同学成四路纵队,每路纵队为一组,每组每个同学依次绕杆运球,到最后一个杆后折返运球到起点,将球交接给下一个同学,依次进行。
要求:动作标准,发力协调,交接顺畅,不能掉球。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游戏—快速跑运球“长江黄河”
组织教学:将学生等分成两组,成四列横队散开,两两面对面相距3米站立,一组为“长江”,一组为“黄河”,分别对应站在相距3米的两条线上运球。当教师喊“长江”时,“长江队”运球追“黄河队”,反之,“黄河队”追“长江队”。在15米距离内触及对手有效。
要求:按要求完成,符合标准运球技术动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拍打上下肢。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小篮球40个、标志杆16根、篮球场1片。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