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时间:2024-07-12 19:11:34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互相提改善意见,共同进步。班内进行演讲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演讲的兴趣。

同桌交换作文尝试互评互改。

通过交流习作,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作文。

板书

二、日积月累

1、师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师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3、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

4、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同桌对读,分组比赛 尝试学习是学生进步的一个阶梯,让学生在探究

不懂中学习。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评选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佳作品,如手抄报 学生畅谈收获 评选可以激励学生进步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七

资料搜集

1、资料分类的方法 时间分类、项目分类、主题分类等 不屈不挠 烈士

2、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奋发图强 英雄

3、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教学反思

思本节课内容既有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又有对成语的进一步拓展掌握,另外还安排了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抗战英雄故事会,内容较以前难度有所增大,在课堂处理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要恰到好处。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2

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难点

试着用几句话写下自己听到的美妙声音。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由生字所组成的词卡),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短语,想想自己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4.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2.学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3.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1)师: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

(2)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4)指名读,提醒学生读时注意将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将狂风的雄伟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

(5)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划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6)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上的风之曲。

(7)教师小结:风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呀!既能演奏舒缓的微风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狂风曲,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8)学生熟读第2自然段,尝试背诵。

4.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师: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

出示相关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噼噼啪啪……)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真形象,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去,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会更加有趣、热闹吧!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教师引导: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

出示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师生分小组合作朗读。第1组读小溪,第2组读河流,第3、4组读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通过体会“淙淙、潺潺、哗哗”来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③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3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

5.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2)齐读第4自然段。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师:小鸟(小虫、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 ……此处隐藏21154个字……>

教师了解发生在本班或本校学生、老师中的值得赞颂的事;收集最近媒体报道过的值得赞颂的事,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何为“赞颂”?

2.说一说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值得赞颂的事。(指名说)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

如何才能把你知道的这些“值得赞颂的事”写具体?

师逐条整理并板书习作要求:

1.写最受感动,最值得赞颂的事。

2.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要把经过写具体。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指导看图,启迪思路

1.仔细看图。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这幅插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看图想象。

根据这幅图想象一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把原因、经过、结果3部分串联起来,说这件事情的经过。

四、指导选材,先说后写。

1.想想自己见过、听过的值得赞颂的事。

提示: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它感动了你,你就可以去赞颂它,自由地抒发你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

要求:选取你印象最深的画面、你认为最值得详细描写的情节。重点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下工夫。

2.组织好语言,同桌互相练习说一说。

3.选取典型当众说,大家评一评,重点是细节描写。

4.根据评议,充实构思,动笔写作。

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构思有问题的学生选材、构思。

五、品读赏析,体验成功乐趣

1.指名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

2.根据评议,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乐趣。

六、激励总结,提升情感

同学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每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动,完成了本次习作,你们真棒!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精彩就在你们面前,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动。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4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5

1、情境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故事中动物鲜明形象,令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着故事中动物的神态行动。同样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过自己记忆比较深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来完成今天的习作。教师启发学生收集课外的相关资料、素材,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也可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

1、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将习作要求理解透彻。

2、想一想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根据课本中的图画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在自己的脑子中进行构思。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回顾本单元的多种方法,自己整理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习作要求,并进行资料的收集省略。

说说你是如何保护动物的?

一、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二、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三、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3)哪些要略写?

四、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五、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1、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合理想象。

3、大胆的在小组发言,和同学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提自己的意见和看并从中学到有用的方法。

4、学生尝试写作。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拓宽明确写作的方法。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