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课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课程教案1美术鉴赏课与素质教育
作者:许冉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明确指出:"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所以,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素质教育并不只是美术、音乐、体育某些方面的简单叠加。那么,在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何重要的意义呢?
一、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着审美需求,需要得到审美享受。高中学生正处青春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需要和享受更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但要真正能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还需要通过实践的培养和锻炼。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艺术、非艺术,什么是美和丑,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
二、陶冶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学生的精神境界。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同时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化的表现形式。美术家一般
在表现美术作品时,会反映一定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用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高一美术鉴赏课的第七课我们大家熟悉的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他以中国的传统故事"愚公移山"为素材,重新创作的一件作品。整幅作品,画家用不多的人物,造成群体性的场面的景象。呼吁全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我们看到这件作品时,无疑会受到教育,会使我们产生一种爱国主义情感。还如俄国著名的画家夏加尔,他创作的《生日》,很富有想象力,具有梦幻的特点,画上描绘的是他在结婚前一次与他的女友贝拉相会的印象。那天夏加尔的生日,贝拉拿着鲜花,步履轻盈地走进画室,他便立即跃起,飞到半空中,转过头来吻她。人物飘飘欲仙,构思颇具幽默感,表达了画家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爱情的赞美。
三、 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愿望、理想、幻想。因此,美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魅力的认识世界的途径。同时,他的视觉传达效果又是其他文字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等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观看法国著名的画家库尔贝的作品《石工》,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个正在劳动的工人,学生在欣赏之后说"他们穿的衣服很破,石头很沉,"说明他们很穷,劳动很辛苦。就是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四、可以娱情怡神,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鉴赏活动,实际上也是人们的一种娱乐的方式。由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如一幅宁静的风景画、一幅逼真的静物画、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画: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如马蒂斯充满了律动感和装饰性的作品:蒙德里安用直线和单纯的颜色,表现一种安宁和平静情绪的作品:米罗用单纯的线和明亮的颜色,表达他天真无邪心灵的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尤其是那些带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更会使人看后开怀大笑,有益于身心健康。即使带有悲剧色彩的美术作品,你会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或悲伤,或怜悯,或恐惧等等情感得到了宣泄。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学生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新课程改革以来,美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我上第一节高一美术鉴赏课的时候,我就发现美术教师肩负的担子不轻,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改进学生对美术粗浅的看法和单一目的性的认识,我怀着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理念,设计课堂,引导学生。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大门。"中学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过程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化:
(1)、使学生认识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鉴赏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2)、美术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保证。一改过去那种以升学绘画教学代替美术鉴赏课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如中 ……此处隐藏14572个字……好的鱼儿贴在鱼缸里,鱼缸再贴在墙上。作品贴好后,同学们可以自由的观赏。
同学自由观赏、自由评价。
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鱼缸最美?这条小热带鱼最漂亮呢?教师用同学的话来进行这节课的小结局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改变了教师过于依教材,同学过于依教师的现状,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议同学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改变过去美术课上同学单一创作的习惯,采用大家合作的方式去创作表示。同学通过看看、画画、做做、想想等方法,进行简单造型表示,并从设计制作活动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这几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同学学习积极性很高,同学不但巩固了折鱼,而且学会了装饰,并添加画面。同学还通过游戏获得对美术学科学习的耐久兴趣。在本课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看、折、画、游戏相结合,以教师为指导,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充沛利用课件中多媒体显示等教学手段,让同学在玩、看、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需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同学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同学,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就会充溢情趣。课标是依据,课程资源广,轻松上美术,快乐住课堂。
美术课程教案14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美术课教学,高兴之余,我也暗下决心,把美术这一科教好,让美育开花结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三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3课。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步骤,提高自已的动手设计能力。
2、学习卡通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卡通的形象。
3、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5、学习生动表达自我生活情景的表现方法,认知生活美化与居室整理的基本方法。
6、认识、了解化及场景设计的基本知识。
7、造型表现能力、动手设计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3、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4、学生大部分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小,接受能力较强。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学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课堂作业中发现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和有新意的思路要及时表扬,并引导、鼓励学生把自己所看所想的一切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多采用“小组学习式”的学习方式。让师生单向交流为同学之间多向交流,让学生在智力上互相激荡,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并从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
5、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6、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各种想象画训练,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
7、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8、本学期,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尽量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及用线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9、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音机、录像、电视、多媒体、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使同学们更直观的感知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效果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二周 《老师您好》
第三周《我是生活的小主人》
第四周 《方方圆圆》
第五周 《趣味动漫》
第六周 《线的表现力》
第七周 《新发现》
第八周 《有趣的图形》
第九周 《线描外形》
第十周 《红灯停绿灯行》
第十二周 《花手帕”》
第十四周 《留住秋天》
第十五周 《盘泥条》
第十六周 《图形拼接》
第十七周《纸盒之城》
第十八周《幸福乐园》
美术课程教案15目标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准备
1.小卡片、各色记号笔、双面胶。
2.自制:欣欣设计室标志,简单的场景布置。
过程
一、欣欣标志设计室开张了。
――出示欣欣设计室标志图。教师以总设计师的口吻说: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儿园、苗苗公园、苗苗汽车出租公司都来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图案标志,给到他们那儿去的孩子们一些方便。我们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吧!
――讨论:怎么画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想告诉大家什么?
(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设计方案。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四组各设计一种标志图。
――小组讨论:家、幼儿园、公园、车上需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需要向人们说明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如:出租车上,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车辆行驶中不能打开车门的标志。又如:可以设计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车停下来的时候应从右边下车,因为左边来往车辆多,会造成危险。
――教师帮助各组幼儿进行整理。如: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标志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标志表示说明的意思。
――介绍设计方案。每组派代表介绍标志的意思,打算贴在什么地方等。
建议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与规则的关系。只要幼儿的设计能够与规则建立联系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2.设计完标志后,可请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