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大班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目标:
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准备:
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看图谱欣赏乐曲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再次欣赏
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大班教案 篇2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第十课,本课属于阅读课文。
内容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①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②三个年轻人是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小学语文《幸福是什么》的教学设计方案。对于该篇文章的学习,主要采取的是情景教学的方式,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文章的关键词“幸福”,提出问题“在你们心中幸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听范文朗读,并思考文章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教师对文章中的难点、生词进行讲解,并强调文章的重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最后让学生积累一些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丰富课外知识。
学习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童话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属于中年级学生了,所以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并且该次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没有必要把文章讲的过于详细,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大概内容,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深层意思,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还能够用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因为学生的认识不可能一样,教师也不要强求一律,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些形象,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指引学生的认识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⑴导入新课
以《幸福拍手歌》为起点,利用多媒体播放出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拍手唱
幸福歌,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不由自主的把思想转移到与幸福有关的主题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再逐步让学生从对“幸福”的片面理解深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上。
⑵新课教学
①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读相关语句,思考: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②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首先让大家听范文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第一个个青年来到城市,进入了学校,学了很多东西,成为一名医生,给人治病,病人恢复健康,他感到幸福。
第二个青年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的工作,对别人有用,劳动没有白费,所以他感到幸福。
第三个青年留在村里耕地,收获的麦子养活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所以他感到幸福。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让学生看拼音写汉字,重复多次,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③难点分析
1.三个牧 ……此处隐藏3555个字……,他们很着急,四处寻找,后来,他们听到了小狗的叫声。循着声音,他们爬进了一个洞穴。洞很身,很曲折,洞口很小,但里面越来越宽,最后,他们爬到了一个很大的洞里,象大厅一样。在那儿,他们找到了心爱的小狗,而且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在洞顶上刻了65头大型动物。塬来这是塬始人类雕刻在岩石上的雕刻作品。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这个洞顶雕刻的一部分。
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A(实物投影仪打出马头像)
整体欣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能看出这是什么吗?”(马头,线)
教师:“这些东西是塬始人刻的,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很久很久了,你们猜猜这上面一根根象刺一样的线,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线条很直,又象射出去的什么?”(箭)
“这些箭射向这匹马,这匹马会怎么样呢?”
“你从哪里看出它要倒下了?你们看这儿有一条线(马脖子下面),它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马脖子什么时候回倾斜呢?”
小结,教师:“这些箭射向马,马正在逃跑。塬始人把马脖子刻成一条弯弯的斜线,使我们虽然看不到马的身体,也能看出马的动作。”
B讨论工具、材料。
“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吗?”
讨论作品提供的来源:塬始人为什么要把动物刻在石壁上呢?为什么只刻动物而不刻别的东西呢?(提示:塬始社会的时候人和动物都生活在山林里,他们饿了会吃什么?)
教师小结:塬始的雕刻作品来源于生活,他们把心里美的感受刻在石壁上,让自己和所有看到的人心里感到高兴、喜欢。有的人以为把动物的样子刻在石头上,动物就跑不了了,而且他们想如果在动物身上画上箭,他们在打猎时也一定能射中这种动物,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4、引导幼儿用牙签、塑料印板等物在泥块上雕刻。
塬始人用石器在洞里刻下了他们的愿望和心中的秘密,你们愿意像塬始人那样也刻出自己的愿望和秘密吗?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刻好后藏到山洞里,最后幼儿打着手电筒到山洞里自由欣赏。
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情境,激发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感受生活的美好及过新年的喜悦。
2、感受诗歌所展现的想象意境,能大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3、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愿意欣赏诗歌,通过欣赏诗歌,感受生活的美好。
难点:大胆用语言和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准备:配乐诗朗诵的磁带、教学挂图、圣诞老人玩具一个、水笔、画纸人手一份。
设计思路:本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薄弱,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主题过新年的背景下设计本次活动。针对幼儿认知的特点,幼儿的学习通过游戏获得。因此,活动的组织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诗歌的美,也体验到新年的快乐。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欣赏理解——想象表达——分享快乐。
一、情境导入
1、师出示圣诞老人的玩具引发幼儿的兴趣。
导入语: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过什么节?为了庆祝新年到来,我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准备好小马,我们要出发了!
2、放录音做律动。模仿骑马的各种动作。
二、欣赏理解
过渡语:小朋友把马拴好,我们到了。师出示教学图。
1、幼儿边听录音边看图欣赏歌。
2、引导幼儿回顾诗歌的内容。问:圣诞老人带我们到什么地方?这是一间怎么样的小屋?你认为快乐在哪里?
3、幼儿再次欣赏诗歌的内容,可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快乐的小屋。
4、尝试和着音乐朗诵着诗歌。
三、想象表达
1、启发幼儿想象,大胆交流。引导语:快乐的小屋还会发生哪些快乐的事情?
2、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快乐的小屋。引导语: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快乐小屋还有小屋发生快乐的事都画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四、分享快乐
1、介绍自己作品,引导幼儿向同伴、老师介绍。重点围绕小屋快乐的事介绍。
2、唱≤新年好≥的歌庆祝,新年马上就要到啦!小朋友的快乐小屋也都造好啦!让我们和圣诞老人在快乐小屋前唱一首好听的歌!
大班教案 篇8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能基本唱准黄梅戏中拖腔的部分。
2、能跟随视频或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带有戏曲特点的动作。
3、感受黄梅戏曲调优美、婉转的特点,对戏曲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黄梅戏曲调优美、婉转的特点,尝试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
难点:能基本唱准黄梅戏中拖腔的部分。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会背诵诗歌《家乡美》;会唱京剧韵味歌曲《戏说脸谱》
2、物质准备: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及伴奏;《戏说脸谱》伴奏
四、活动过程:
(一)随黄梅戏伴奏入场,调动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是来表演节目的。看,观众已经坐好了。表演什么节目呢?看我们穿的什么衣服?对,我们今天就是表演戏曲。你们会唱什么戏?
(二)练声:《戏说脸谱》选段。
1、教师:我们表演一段《戏说脸谱》,表演的好,观众才会给我们掌声。怎样才算表演的好呢?(唱的好听,动作好看)
2、幼儿演唱《戏说脸谱》。
(三)欣赏视频,感受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1、观众还想听我们唱戏呢,我们再学一段新的戏来表演。
2、播放《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提问:这段戏唱的和《戏说脸谱》一样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3、跟随视频用“啦”哼唱。提问:演员是一直在唱吗?不唱的时候干什么?
4、再次跟视频哼唱,尝试在间奏时做简单的黄梅戏动作。(2遍)
(四)尝试用黄梅戏曲调演唱诗歌《家乡美》
1、教师清唱黄梅戏《家乡美》,提问:老师唱的词是什么?(家乡美)你们会背这首诗吗?
2、再次清唱,幼儿小声跟唱(2—3遍,根据幼儿演唱情况可加快速度练习)。
3、师幼跟伴奏练习黄梅戏《家乡美》,引导幼儿在间奏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2遍)。
4、教师表演唱黄梅戏《家乡美》。
5、幼儿随伴奏练习表演唱(2遍)。
(五)幼儿进行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1、教师: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段是什么戏曲吗?黄梅戏是安徽地区的戏曲,听起来很优美,很动听。
2、下面的观众等着看我们表演呢,你们准备好了吗?记住,唱的好听,动作好看,观众才会给我们掌声。幼儿进行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
3、掌声这么热烈,我们再表演一遍好不好?随黄梅戏音乐自然离场。